当前页面:  首页  -  技术研发技术研发

酸锌光亮剂配方设计的简述
作者:吉和昌     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3-08-28

  

酸锌光亮剂配方设计的简述

酸锌占整个电镀市场60%的份额,在公司对酸锌中间体研发的不断投入和持续改进中,使得吉和昌在酸锌中间体市场份额不断上升。这是为什么呢?镀锌是一种廉价且应用范围广泛的镀种,但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决定了镀锌添加剂的价格不会水涨船高,而是偏向于物美廉价。立足于市场的需求,只有不断改进与创新,才能被市场接受和认可。

电镀锌发展到今天,特别是应用范围这么广泛的酸锌,在配方设计方面基本上没什么秘密可言。酸锌光亮剂的中间体:像表面活性剂、苯甲酸钠、苄叉丙酮、邻氯苯甲醛、烟酸等等,是众所周知的,他们所起的作用在这里就不具体的阐述了。

酸锌光亮剂配方的设计,就是以上多种中间体的选择与巧妙的复配过程。中间体在电镀过程中所起的协同作用非常重要,它决定了镀层质量的好坏和光亮剂的质量好坏。每种中间体的添加量不是固定不变的,可以说是波动的,这就需要在最初的配方设计上下足功夫,让它们的协同效果达到顶峰,再确定他们最佳协同作用下的最经济的用量。

在这里简单说说配方的确认方法,这是我个人的拙见,仅供参考,大家互相交流,共同学习,共同进步:首先确定主干,然后是支链。这里面的主干分为表面活性剂和主光亮剂。表面活性剂即载体和乳化剂,载体在配方中的用量通常是占整个光亮剂的三分之一还多,最低量在主光剂和柔软剂中的总量不得低于五百克每升。载体过少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:一般是镀层不够透亮,添加剂消耗量过大,并且在高电流区会出现烧焦的情况等。

载体的种类繁多,大体有如下三种体系---脂肪醇类、烷基酚类和萘酚类,如吉和昌公司的OS-15、OCT-20和OCT-14。脂肪醇类为高中低兼顾的载体,烷基酚类的主要在于乳化作用,兼顾有使镀层饱满的特性,萘酚类主要在于深镀能力,适合于对深镀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电镀。

从配方的要求出发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载体,所选择的载体可以是单一的,也可以是几种载体搭配的复合载体。再出于成本和效果的考虑确定载体的最佳用量,然后确定苄叉丙酮和邻氯苯甲醛的用量,最后确定辅助光亮剂的用量。苄叉丙酮适用范围一般在0.2-0.5g/L之间,邻氯苯甲醛也是如此。从最小量开始添加,直到确定最佳值,两者的共同用量或者是单一的用量,应用效果比较好的量基本上可以确定在0.2-0.5g/L之间,然后就是出于成本的考虑,确定一个比较适当的值。

主干确定了,就该确定支链了,支链由辅助光亮剂构成。不同的辅助光亮剂在电镀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。还是同一个原理,从最小量开始添加,确定一个最佳值,例如苯甲酸钠在配方中的用量在60-80g/L之间,使配方中所含的成分协同作用达到峰值。辅助光亮剂的选择应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辅助光亮剂。当配方的成分和量都确定了,接下来就是消耗性实验、光亮剂的稳定性实验等一系列的应用实验,作为配方设计的我们要考虑并且规避光亮剂可能遇见的所有问题,使光亮剂的配方能经历各种情况的考验。再就是投放到市场上等待市场的检验和评估了。

酸锌虽然价廉,但是质量还是要保障的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,在哪里都逃不过物美价廉的要求,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让各家的配方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,探索新的中间体在酸锌中的效果和协同作用。

酸锌光亮剂主要用于滚镀,吉和昌针对这一市场的使用特性开发出低区光亮中间体MS,是作用在低区的中间体,能有效提高低区光亮度,并有一定的除杂功能,很好的保持了槽液的稳定性,是氯化钾滚镀锌的最佳辅助光亮中间体。

最后要说的是,一款成熟稳定的酸锌光亮剂的面市,是经过千锤百炼,是电镀工作者在实验室和生产中通过无数次实验的心血和结晶,吉和昌愿为电镀界付出自己的心血,为客户创造价值,实现“共同创造,共同分享”的双赢局面。